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快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安全、自動駕駛、操作系統等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強生產準入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守牢新能源汽車安全底線,讓消費者喜歡買、放心用。

國新網

10月20日下午,國新辦舉行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說,今年前三季度,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一是產銷規模進一步擴大。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分別達到33.7%和37.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已經達到29.8%。

二是技術水平快速提升。大規模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公斤,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超過460公里,乘用車中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占比超過40%。

三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前三季度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銷售占比達到80.2%;新能源汽車出口82.5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四是配套環境持續優化。累計建成充電樁627.8萬臺、換電站3460座,建設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超過1萬個。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2萬多公里,總測試里程已超過7000萬公里。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完善工作舉措、加強部門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完善機制加強統籌。貫徹落實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發揮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作用,統籌推進技術攻關、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加快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

二是持續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加快制定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持續做大國內市場基本盤。

三是強化配套支撐環境建設。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更好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需要。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提升關鍵資源保障能力。

四是建立健全保障體系。加快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安全、自動駕駛、操作系統等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強生產準入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守牢新能源汽車安全底線,讓消費者喜歡買、放心用。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電動汽車
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