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天齊鋰業(002466)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333.99億元,同比增加35.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0.99億元,同比減少49.33%;基本每股收益4.93元,同比減少52.96%。
對于凈利潤下滑,天齊鋰業表示,主要原因系:1、前三季度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均價下降,導致鋰化工產品毛利下降;2、前三季度,鋰精礦售價上漲導致公司控股子文菲爾德凈利潤增加,少數股東損益增加;3、上年同期,公司參股公司SE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因被動稀釋所持SES股權導致市區對SES的重大影響,產生由長期股權投資變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投資收益,本報告期內無此事項,同比投資收益減少約12億元。4、結合SQM 2023年上半年已披露業績以及彭博社對SQM第三季度業績的預測,SQM在年初至本報告期末的業績較上年同期預期將下降,因此公司在本期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同比下降。
此外,10月26日,天齊鋰業在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提到,鋰價走勢主要取決于鋰行業的整體供需格局、市場變化和經濟形勢等因素,現在也會受期貨市場交易情況、相關市場參與者的博弈、預期及行為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盡管鋰價存在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下游終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與船和儲能產業未來的高成長預期、有關政策的傾斜是客觀存在且可合理預期的;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公司認為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向好。
天齊鋰業還提到,碳酸鋰產能和實際可投放市場的產量是有差別的不同概念。比如:由于行業上下游擴產周期的錯配影響,部分中游加工產能有可能難以獲取足夠的原料來源,導致其產能利用率不足;或行業新進入者或新進入該行業的國家/地區,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術、經驗和人才,或受原礦品位波動影響,行業中部分項目的投產及擴產進度可能不及預期等。
目前,泰利森格林布什鋰精礦產能為162萬噸/年,包括約14萬噸/年的技術級鋰精礦產能和約148萬噸/年的化學級鋰精礦產能。泰利森鋰精礦根據TLEA和雅保兩位股東的需求進行規劃生產。根據《股東協議》相關約定,泰利森出產的鋰精礦目前僅供給泰利森的兩個股東——TLEA和雅保,兩個股東根據各自實際需要分別可獲得約50%的年產量。
目前天齊鋰業在境內射洪、安居、張家港、銅梁的四個基地可提供6.48萬噸的鋰化工產品年產能(其中安居工廠正處于帶料試車階段),公司控股的澳大利亞奎納納工廠建成產能為2.4萬噸/年(該工廠已于2022年11月30日起具備商業化生產的能力,目前正處于產能爬坡階段,截至目前,公司分發給SK On的氫氧化鋰樣品已獲其認證通過),加上正在籌備/規劃中的奎納納工廠二期項目和江蘇張家港氫氧化鋰項目,當它們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后,公司的鋰化工產品總產能將超過14萬噸/年。若按照泰利森目前的鋰精礦年產能來看,足以匹配TLK和公司國內成熟運營的自有加工廠的鋰鹽產品,如果出現鋰精礦采購量在滿足公司現有鋰鹽生產所需后仍有富余的情況,公司也將繼續結合下游鋰鹽供需狀況、價格情況、公司訂單情況和產能釋放情況合理規劃公司自有加工廠和委外加工業務的生產節奏,并及時結合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相關策略,以靈活適應市場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