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顯示,這起事故發生在2021年4月17日晚上9時許。一臺特斯拉轎車從一輛行駛的轎車右后方超車過程中,撞擊到路側的水泥橋體,造成特斯拉副駕駛側車體完全撕裂。撞車使特斯拉發生起火,車輛被嚴重燒毀。車禍現場,有醫護人員正在對躺在地上的傷者做胸外按壓搶救。

認“慫”之后的特斯拉深陷輿論漩渦,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

剛剛,警方通報一特斯拉交通事故:男乘客當場死亡,車輛發生燃燒!當日現場火光沖天...

特斯拉都發生了什么?

廣州一特斯拉失控起火

男乘客當場死亡

昨晚(4月20日)10點左右,一段特斯拉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視頻在網絡熱傳,視頻顯示一輛特斯拉轎車撞車后車體嚴重燒毀。

視頻顯示,這起事故發生在2021年4月17日晚上9時許。一臺特斯拉轎車從一輛行駛的轎車右后方超車過程中,撞擊到路側的水泥橋體,造成特斯拉副駕駛側車體完全撕裂。撞車使特斯拉發生起火,車輛被嚴重燒毀。車禍現場,有醫護人員正在對躺在地上的傷者做胸外按壓搶救。

因上海車展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有關特斯拉的新聞格外受關注,該起事故在網絡各大平臺熱傳,流量超百萬級。

4月21日,廣州增城警方通報:2021年4月17日22時許,增城區東江大道北發生一宗交通事故。增城警方立即派出警力,會同應急救援力量和“120”醫護人員趕赴現場,開展事故處置。

經初步調查,事發時左某(男,33歲)駕駛小汽車搭載一名男乘客途經上述路段,車輛與右側道路水泥隔離墻及王某(女,32歲)駕駛的小汽車發生碰撞,致左某車上男乘客當場死亡。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員受傷,隨后左某所駕駛的車輛發生燃燒。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中紀委再發文:

特斯拉終于有了一些誠懇謙和的樣子

昨天,特斯拉“決不妥協”的傲慢態度引起了“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的關注。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在公眾號發表文章《特斯拉必須面對中國客戶的拷問:責任何在?擔當何在???》一文中寫道:面對車主的一次次維權,特斯拉的回應中卻盡顯“老爺公關”的驕縱豪橫,讓中國消費者心寒。

20日晚間,特斯拉火速道歉,表示,將盡最大努力與車主主動溝通,用最誠懇的態度尋求解決辦法,堅定履行負責到底的承諾。

2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評論稱,相比于之前的幾次表態,特斯拉終于有了一些誠懇謙和的樣子。中國市場歡迎企業前來投資發展,但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市場規則、尊重消費者權益。

文章指出,法治要求理性,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得講道理”,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應當認同基本的規范、道理,個人不能采取極端方式,企業也不能“一直拖著不解決或自己當裁判員”傲慢不講理。法治強調公平,無論是對駕駛行為、“超速違章”的認定,還是后臺數據的提取鑒定,都不能全憑消費者或者企業的“一面之詞”,而是雙方都把自己的證據提交出來,請獨立機構通過專業方式檢測認定,如果一方不服,還可以提起訴訟解決。法治注重權利義務對等,無論是勢單力薄的消費者還是財大氣粗的企業,在民事關系中都受到法律同等保護,雙方既享有權利,也得履行義務。尤其是客觀上強勢的企業一方,更應以謙和的態度、務實的舉措解決消費者的合理維權訴求,須知維護消費者權益就是維護自身品牌美譽度、維護市場占有率。

特斯拉副總裁陶琳缺席博鰲論壇

4月21日早間消息,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發生后,特斯拉副總裁陶琳缺席原定要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

在會議主辦方此前公布的議程中,陶琳將出席21日的《打造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論壇,和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等嘉賓共議如何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等問題。今日,陶琳并未現身,也未線上參與該論壇。

現場圖

有網友表示,原定“出席21日《打造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論壇”,真的好諷刺~

又是剎車失靈?

南寧特斯拉車主掛橫幅維權

4月20日,有網友稱:一輛特斯拉一直停放在盛天地。這兩天,車主又在車身前后又增加了橫幅。上面寫著自動加速、剎車失靈等字樣,并且車身疑似發生碰撞還未進行維修。目前,具體情況不明,詳情有待進一步核實。

該消息引發了網友的火速圍觀,不少網友表示,看來特斯拉的剎車事故率挺高啊……

平安車險拒絕給特斯拉上保險?

官方回應來了

4月21日上午有消息稱,在部分省市,平安車險已經拒絕為特斯拉新車主上保,已經上保到期并需要續保的,政策也開始收緊。

對此,平安產險回應,經核實,公司沒有“在部分省市暫停為特斯拉車主新上險”的情況。平安產險持續按車險綜合改革精神,通過擴大保險責任、提供增值服務等方式,為傳統車和新能源車主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保險保障和服務支持。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鋰電池
特斯拉
充電樁
中國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