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雙碳”目標不斷推進,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整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在2023年1-7月投資擴產項目達223個,182個公布投資金額,投資總額逾9377億元。
然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產業經營,現金流的壯大尤為重要,電池新能源產業屬于重資產行業,為抓住新能源發展機遇,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積極擁抱資本市場,爭相奔赴IPO上市。
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1-8月,我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共有82家更新了IPO動態,其中,25家于今年完成上市,54家IPO在途,3家終止IPO進程。
梳理來看,今年1-8月,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新上市公司及IPO在途企業動態呈現以下特點:
超募發行占大頭,最高超4倍
從統計在內的25家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新上市公司募資情況來看,共有17家在IPO中超募發行。其中,8家上市公司超募金額實現翻倍,具體來看:日聯科技超募404%;綠通科技超募340.96%;曼恩斯特超募333.9%;榮旗科技超募228.42%;雙元科技超募185.43%;波長光電超募166.46%;逸飛激光超募138.33%;湖南裕能超募138.22%……
此外,譽辰智能超募96.03%;金楊股份超募81.31%;中船特氣超募79.44%;德??萍汲?7.58%;威邁斯超募49.47%;華塑科技超募35.68%;智信精密超募31.92%;??乒怆姵?1.44%;信宇人超募9.5%……
雖然從上述17家上市公司超募情況來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賽道吸金力十足。但也存在實際募資金額未達到預期的情況,其中,北交所5家(安達科技、東方碳素、武漢藍電、寧新新材、天宏鋰電),創業板2家(盟固利、??菩略矗?,科創板1家(康鵬科技)。
發行價格最高破百,最低僅個位數
從統計在內的25家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新上市公司發行價格來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2023年IPO上市公司中,發行價格最高達到152.38元/股,最低至5.32元/股。其中,共有3家公司IPO發行價格破百,分別為日聯科技152.38元/股,綠通科技131.11元/股,雙元科技125.88元/股;有6家發行價格在50-100元/股區間內,分別為譽辰智能83.9元/股,曼恩斯特76.8元/股,榮旗科技71.88元/股,??乒怆?3.33元/股,金楊股份57.88元/股,華塑科技56.50元/股……同時,以上企業均在發行超募之列。
股票發行價格可以說是投資者最直觀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投資者購買量的指標。股票發行價高通常代表市場對企業的投資價值有很高的認可度,這會讓投資者對企業充滿信心和期待,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然而,股票發行價格也并不是越高越好,以2023年電池新能源產業鏈IPO上市發行最低價盟固利來說,其發行價格為每股5.32元,但上市當日,公司股價卻一度突破200元/股,大漲近3700%,創年內上市新股最大漲幅。截至當日收盤,盟固利報98.02元/股,漲幅1,742.48%,成交額12.32億元,振幅3,416.35%,換手率83.92%,總市值450.52億元。
打入頭部廠商供應鏈 “專精特新”小巨人達15家
從統計在內的25家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新上市公司客戶結構來看,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中創新航等電池TOP10企業頻頻出現,成為大多數新上市公司核心客戶。
例如德??萍间囯娿~箔主要客戶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欣旺達和中創新航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合計占鋰電銅箔收入超過 80%;在動力電池領域,盟固利與億緯鋰能、力神、比亞迪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并已通過寧德時代的供應商認證;逸飛激光長期客戶里也包括了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鵬輝能源等;譽辰智能和湖南裕能客戶則更多,前者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瑞浦能源、億緯鋰能、欣旺達、正力新能、蜂巢能源、?;履茉吹?,后者則囊括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遠景動力、海辰儲能、正力新能、蜂巢能源、派能科技、瑞浦蘭鈞等;電解液溶劑生產商??菩略磭鴥戎饕蛻裘麊卫?,比亞迪也赫然在列……
打鐵還需自身硬,獲得頭部廠商青睞背后,新上市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的自我修煉不容忽視。電池網梳理發現,統計在內的25家上市公司中,有19家披露近三年的具體研發投入情況,其中18家金額呈現穩中有升態勢,1家投入保持穩定。同時,統計在內的25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因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而被工信部獲頒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分別為波長光電、信宇人、德??萍?、逸飛激光、??乒怆?、??菩略?、東方碳素、雙元科技、寧新新材、曼恩斯特、榮旗科技、日聯科技、安達科技、華塑科技、天宏鋰電。
此外,從統計在內的25家新上市公司募投項目來看,此次IPO,波長光電、信宇人、德??萍?、逸飛激光、威邁斯、智信精密、??乒怆?、譽辰智能、金楊股份、雙元科技、武漢藍電、曼恩斯特、榮旗科技、日聯科技、華塑科技、綠通科技、天宏鋰電等均宣布加碼研發項目。隨著新能源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預計未來企業研發投入規模將持續增長。
IPO審核從嚴 滬深兩市七八月均無新增受理
電池網注意到,近年來,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深入,A股IPO持續提速,新增上市公司數量與募資規模不斷擴容,為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了資金活水。
從今年6月最后一周(6月26日-6月30日)IPO沖刺情況來看,滬深兩市IPO新增受理項目高達149家,其中滬市主板24家,深市主板29家,科創板27家,創業板69家。在電池新能源領域,在6月26日-6月30日,5天的時間里,滬深兩市IPO新增受理相關企業共計17家,包括深市主板2家,創業板8家,滬市主板2家,科創板5家。統計在內的17家企業擬募資金額累計達202.91億元,平均募資金額約11.94億元;業務領域涵蓋鋰電池、BMS、上游資源、鋰鹽,以及鋰電設備等。
然而,在6月底還熱熱鬧鬧的IPO市場,在7、8月滬深兩市卻無新增受理。從政策來看,當下全面注冊制改革后,IPO的從嚴審核是大勢所趨。8月27日,證監會連發三大公告宣布重要調整:《證監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 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證監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證券交易所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支持適度融資需求》。其中,作為提振A股市場“組合拳”政策之一,公告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經統計,2023年上半年,A股IPO新增受理數量整體較前三年同期明顯下降,首發上市數量和募集資金總額也較前兩年同期有所減少。7、8月至今,滬深兩所均無新增受理,且6月以來大批企業撤回IPO申請。其中,電池新能源領域,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申請撤回創業板IPO申請,并于8月23日更新IPO狀態為終止。
當然,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也并不意味著暫停IPO。有業內專家分析,在一定時間段內IPO節奏將放緩,大型IPO項目、高溢價的IPO項目可能不會出現。這主要是為了緩解市場供需問題。
結語:在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帶動下,還有一大波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正在加速奔向IPO的路上……正負極材料回收企業鑫茂新能源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IPO進程有望加速;岷山環能公告,擬沖刺北交所IPO,計劃募資逾3億加碼儲能電站及電池回收等;新能源智能裝備解決方案企業捷盟智能完成數億元戰略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智能裝備產能擴張;立方新能源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加快鈉電池二期新工廠建設;珈鈉能源完成Pre-A+輪融資,年底擬布局萬噸級鈉電材料產線……值得一提的是,9月1日,農藥商紅東方IPO獲北交所受理,擬募資近13億加碼電解液鋰鹽等項目。
在梳理過程中,電池網還發現,不止深滬兩市及北交所受青睞,新三板也同樣迎來不少企業爭相奔赴。今年以來,已向鋰電再生材料領域成功轉型的長虹格潤、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商智鋰科技、電解液添加劑供應商圣泰材料相繼掛牌。
綜上來看,擁抱資本市場,充實壯大現金流,已然成為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探索和突破的有力手段,然而在以資本手段謀求企業發展的道路上,依然存在著市場競爭加劇、客戶集中度過高等潛在風險,沖刺IPO、上市也僅僅是新發展階段的開始,只有在長遠的戰略規劃、扎實的技術儲備、硬核的產品等要素持續加持下,企業發展才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