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鈉電池產業生態圈會議暨企業家峰會互動環節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7月30日訊(肖何 梁小婧 江蘇無錫報道)7月28日,由江蘇省貿促會指導,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無錫市貿促會主辦,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中國電池網承辦的2023鈉電池產業生態圈會議暨企業家峰會在江蘇無錫錫山區召開。江蘇省貿促會副會長、無錫市貿促會會長錢前,錫山區人民政府區長顧文浩,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等相關領導致辭,錫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陸曉波主持開幕式。
本次峰會以“電車鈉紀元,產業新動能”為主題,聚焦電池新能源產業前沿技術、深度解讀應用前景及未來趨勢,為產業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動力,推進優質項目投資活動,力爭打造有價值、高規格、有影響力的電池新能源產業交流平臺。
28日下午,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涂健、青島中科華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郅立鵬、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肖冰、湖州啟源金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博、奧冠集團副總裁孫浩5位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家代表受邀參加本次峰會的互動環節,就“量產啟動,技術待解,鈉電池如何守住市場吸引力?”“資本涌入,政策加持,鈉電池產業鏈投資價值幾何?”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電池網(微號:mybattery)節選了部分互動嘉賓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 /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
主持人(吳輝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 /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 剛才通過幾位演講嘉賓的分享,我們對于鈉離子電池在技術層面,在產品層面,在市場導入層面,都有很深刻的認識??梢钥吹?,針對鈉離子電池產業大家主要糾結的還是兩個點:第一個就是它的市場到底在哪里?還有就是整個產業鏈上的投資價值?
市場推廣層面最關鍵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產品滿不滿足市場的需求,第二個它的成本有沒有做到大規模商業化的程度,今天參會的嘉賓來自鈉離子電池企業、鈉離子材料企業、設備企業,還有下游應用企業,可以說涉及到了整個產業鏈。先針對第一個問題,整個鈉離子電池的市場機會,如果要占領這個市場,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改進?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涂健
涂?。?/strong>剛才吳總分享了鈉離子電池市場,和大家在一起暢所欲言談鈉電池發展這一塊,我相信對鈉電池整個市場,大家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把握了,問題在哪里呢?我們在行業里面的這些人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鋰的大的背景下,鈉不僅僅是跟鉛酸的替代問題,而是跟鋰也在競爭的問題,我們一直說通過鈉可以讓鋰的價格更平穩、更低,都能夠得利,問題在哪里呢?問題在于進入鋰這個市場之后,如果這里有很多人在鋰市場上已經有所布局,已經在做的,我們知道這個市場非常卷、非???,針對鈉電池的開發面臨第一個問題是在于我們要用很快的速度來做這個事情,而且這個速度要比鋰還要快。我們更新一代鋰的材料正常是兩到三年,有些更新不及時,在2013年的時候,國家說能量密度要提上來,結果有些從磷酸鐵鋰切換三元材料就出了問題,就倒在了路上,后來慢慢地大家發現磷酸鐵鋰有優勢又回歸了,電池網發布的最新數據,鐵鋰又成為主流了,把三元都打下去了。
鈉電池面臨的問題在于什么呢?我們剛剛做一代準備去量產的時候,突然發現通過材料方面的改進,通過一些摻雜,能量密度又可以提升5%。我們經常說量產一代、開發一代,然后再儲備一代,再開發研發一代,原來是兩到三年的時間,現在可能變成一年甚至半年的時間內,就會有新的東西在不斷地出來,整個卷的會非常厲害,根本沒有時間,量產第一代的時候就要推1.5代了,速度這一塊我相信在座的很多都會碰到這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產業鏈這一塊還需要時間,市場或者資本是飛的最快的,市場也慢慢起來了,我們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在儲能和其他方面,都已經準備去接零點幾個G甚至GWh的訂單了,問題在于產業鏈有很大的問題,去交付的時候很多家,尤其鈉電池的很多家都是初創的企業,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量產這一塊磕磕碰碰的東西,穩定性的東西,甚至性能的東西,不能達到批量使用的要求。以上內容是我認為的目前市場化的兩個問題。
吳輝:剛才涂總講到了產業鏈的培養,我們每個人在算BOM成本,算出來的價格不一樣,主要是我們選擇的電池材料的價格參數不一樣,關鍵的就是上游產業鏈培養能夠把成本降下來的問題。
青島中科華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郅立鵬
郅立鵬: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給大家分享,我們對鈉電池的了解并不多,但從另外的角度看待這個行業,我對鈉電池是非常認可的,為什么呢?因為鈉電池的未來不受資源的限制,而中間技術的問題、批量的問題,可以通過時間的積累慢慢去解決。
第二個,大家應該調整好心態,我們現在鋰電池發展經過了十年,現在很多做鈉電池的一進入這個行業,就希望跟鋰電池能夠比,把大家的胃口從一開始就調的很高,因為我做電池隔膜是從2012年開始做,我覺得鈉電池在做的過程中,對標不能是2020年開始的鋰電池,而應該回歸到2010年,或者2012年左右的鋰電池,在那個坐標中去對應,大家在前期也可能經過了技術路線的摸索,只要坐標系選對,你的路徑、你的期望等各個方面就會調整的很好。
第三個,大家不要管這個行業怎么去發展,我們應該每天看的是氣候,不能看的是天氣,如果你看天氣的話,就沒法做產業了,如果每一個企業進入這個行業都能磨煉自己一個小領域,或者垂直領域的特點,大家在三年五年以后會發現鈉電池發展的非常好。在過去十年我們做隔膜也是在這種質疑、懷疑、篤定,然后快速發展,是這么一個過程,這是我自己分享的一點,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一定非常前途,每個人錨定自己的方向堅持做下去,三年以后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吳輝:剛才郅總提到了氣候和天氣,我覺得這個就是長期和短期的問題。郅總講到了他做隔膜的經驗,包括性能的提升、成本下降的路徑,鈉離子電池在材料領域也會遵循這樣的一個發展路徑。我們說兩年就是一個短期的,那兩年之后鈉電池行業可能就逐步地培養起來了,這個還是以長遠的來看待整個鈉離子電池的產業。
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肖冰
肖冰:因為能源對電動車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鉛酸跟鋰電,我們很早也在關注鉛酸、鋰電的技術進步,同時我們也在做新的能源體系的預演、研究,在調研,所以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也看了很多方向,看到鈉離子電池的時候,就感覺到眼前一亮。鈉離子電池從理論上來講成本、低溫性能、放電倍率、安全性、長壽命等維度對兩輪車來講都是很有優勢的,特別是在成本,公司從2020年一直在關注,也和國內的科研機構,包括一些原材料廠,包括電芯的廠家,一直在跟蹤、在研究鈉電池。
鈉電池應用方面,兩輪車會是非常好的場景,只不過現在有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成本,相信成本肯定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從上游到電芯廠,逐步把成本降下來。第二個還是性能,一個新的東西,無論在本身技術的性能,包括在工藝的磨合方面,都一定是經過一個過程,個人認為鈉電的春天可能在一到兩年以后。
湖州啟源金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博
胡博:關于鈉電的產業化問題我想說兩點,第一點從中國鋰電池的發展經歷,2000年開始,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應該說最大的貢獻還是需求端的拉動,是把一個產業快速地提升的根本性的原因,中國前十年是手機電池,包括智能手機,后十年包括近七八年是電動車的拉動,只有這個市場端的拉動,才能把這個產業從性能到成本,可以做更貼近于這個市場消費者接受的方向。
從這個意義上講,應該說這兩年,特別是鋰漲價以后,對鈉電的需求很大。在2018年底、2019年初的時候,鐵鋰做到3毛錢,這個時候鈉電壓力會非常大,但是總的來看,從鈉電材料來說事實上沒有準備好,鈉電利用鋰電的產線、裝備、設計思路和制造方法,這些都可以借鑒,但是鈉電材料是完全不一樣的,無論是正極、負極、電解液,我們覺得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剛才講了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產業鏈,需要在產業生態去做相應的工作,從理論上來看鈉電成本應該很低的。像我們是做鋰電負極材料的,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負極材料趨于成熟,成本也可以做的很低。我覺得鈉電材料這一塊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地加快,需要與鈉電制造企業一起合作,盡快把鈉電材料產業化,包括性能的提升,包括成本的降低,這都是需要材料廠家要進一步做工作的。
奧冠集團副總裁孫浩
孫浩:奧冠集團是1987年成立的,膠體電池、鋰電池、鈉電池都在做,其實在選擇做鈉電池之前我們針對燃料電池、液流電池、鈉電池都進行了研究,最終選擇了鈉離子電池,是因為我們有鋰電池的基礎,鈉電在生產的工藝和設備上都是類似,未來很有可能鈉電會取代一部分鉛酸和鋰電,所以我們做鈉電也是一場自我革命,目前我們信心很足,原因有這么四條,涉及到電池的成本、性能、市場、政策。
先從成本來說,首先鈉電的成本下降雖然不及預期,通過現在也能看出來,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大家都在努力進行研發,努力的降成本,產能產量也上來了,真正產業化之后這個成本降下來是沒有問題,成本是可以和鉛酸電池媲美。今天目前電池級碳酸鋰29萬一噸,后續可能會有所下探,比如到15萬一噸,相信那也只是一時的,未來碳酸鋰的價格應該是在一個區間浮動,和行業朋友們也聊過,大概在20-30萬之間,所以鈉電在成本上還是有優勢的。
性能方面,大家都知道鈉電在低溫和高倍率的放電,包括安全方面,要比鋰電好很多,其實咱們鈉電也是站在鋰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的,未來鈉電各方面性能的提升相信會很快的。
市場方面,目前儲能、電動二輪車、通信等市場還是很大的,拿今天上午參觀過的二輪車來說,現在全國二輪車市場保有量3億輛,每年生產3000萬輛,目前65%是鉛酸電池,35%是鋰電池,2022年數據發生1.8萬起火災事故,95%原因都是鋰電造成的。所以鋰電在二輪車使用方面安全性確實還存在著問題。隨著2018年《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的出臺,要求整車質量超55公斤,時速不超25公里,因為奧冠也有鉛酸電池的業務,我們核算了一下,最大只能使用12Ah的鉛酸電池,大大限制的二輪車的續航。所以未來鈉電在二輪車市場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未來鈉電池肯定會取代一部分鋰電池和鉛酸電池市場,但它還有它自己獨特的領域,因為它的超低溫性能和高倍率性,是其他電池不觸及到的,它也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市場。
政策方面,上到國家層面各個部委相關部門下到各個省份地市,紛紛提出了很多對鈉電的支持政策,之所以大力支持鈉電的原因就是國家已經把鋰礦資源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國內鋰礦太少,80%以上靠進口,我們不可能受制于人,未來發展新型鈉離子電池代替鋰電池是勢在必行的。
所以我們奧冠做鈉電是有信心的,困難是有的,但是只要堅定信心繼續往前走就好了。
吳輝:近兩年很多資本進來,這也算是我們鈉電池產業化的一個前兆,在產業鏈的角度,哪個環節最有投資價值?
涂?。?/strong>如果從投資的角度而言,我不能說去投什么,我只能說我不投什么,我不會投電芯,因為我自己做的太累了。大家知道電芯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第一點是重資產;第二點在于產品轉化,鈉和鋰之間的能量密度是有差異的,會碰到目前所有的型號和做儲能和應用的廠家應用的時候,可能和現在的產線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產品的形態一旦高度自動化了,很難有調整的空間,所有做鈉電產業的要特別注意這點,這就是我說為什么現在如果要投電芯的話,我不是說不去投電芯,我認為暫時目前去投電芯的,無論是資本的,還是做鈉電池這個產業的,特別要注意。
郅立鵬:如果從我的角度的選擇,我覺得還是做隔膜更有信心,因為看到別的行業精英更多。
肖冰:個人的觀點,不代表公司觀點,我覺得還是材料。
胡博:如果說從擅長的角度只能做硬碳了,本身自己已經做石墨、做碳做了二十多年。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我覺得在鈉電電解質和電解液添加劑方面,可能還缺乏很多的研究,我們講鈉電一樣是電化學電源,一樣要研究正極、負極、電解液之間的關系,包括對瓶頸的問題,特別是循環壽命的問題,目前我們鈉電對它寄予更長循環壽命的期望,我個人判斷除了正負極材料,電解質和電解液的添加劑是一個非?;钴S的領域,要做的技術工作還比較多。
孫浩:鈉電的上下游產業我都比較看好,現在只要是做投資的可以說沒有不知道鈉電的,有一句話說得好,一步快步步快,想搶占鈉電的前5%就要抓緊,現在對于資本來說就兩個選擇,要么抓緊投鈉電,要么就放棄鈉電轉而投其它更好的行業,目前來看未來三到五年鈉電整體產業鏈都是可以的。
吳輝:我們這么多行業的頂尖專家、企業家在這里討論鈉離子電池的市場吸引力,或者產業化的問題,其實已經證明了鈉離子電池未來的前景非常好,不然的話不會出現這樣的大會大家集中討論,我們也希望鈉離子電池能夠早日大規模的生產,盡量比我自己預期的2025提前更好。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