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揚分析稱,固態電池并沒有表現出全面取代液態電池的趨勢。比較科學的態度應該是,把固態電池看成是當前液態電池的發展和補充,而不是取代和顛覆。

固態電池

近來一直有人問筆者,傳聞日本著名汽車企業將于2027年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應用,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會不會使我國現在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優勢喪失殆盡?這也是筆者關心的問題,為此,還專門咨詢了一些國內專家,參加了今年三月舉辦的日本東京動力電池展,訪問了兩家日本大型汽車企業。對于這個問題,筆者的看法是:

一、日本企業在固態電池方面確實有明顯進展,已開始產業化準備。至少有兩家大日本汽車公司都已宣布了在2028年前后開始裝車應用的計劃。今年,東京國際動力電池展上也有固態電池產業鏈有關產品展出,說明已具備初步產業化條件。盡管日本企業的固態電池計劃有過多次推遲,這一次看來是真的。對此我們應該重視,而且要對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技術路線給予更多重視。

二、日本的全固態電池尚處于產業化前期,可靠性耐久性尚待考驗,成本也不可能低于液態電池。因此固態電池并沒有表現出全面取代液態電池的趨勢。比較科學的態度應該是,把固態電池看成是當前液態電池的發展和補充,而不是取代和顛覆。事實上日本業界也并沒有停止對于液態電池的研究與開發。

三、我國在動力電池方面的優勢近期內不會被超越。液態鋰離子電池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安全問題、冬季續航問題的短板已逐步被補上。產業生態已經形成,成本已大幅降低。即便日本的固態電池研究成功并應用,也需要時日完善性能、改進工藝、降低成本。液態鋰離子電池在中近期內肯定是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從反方面看,固態電池對于液態電池不存在材料、資源壁壘和像光刻機那樣的技術壁壘,以我國目前的產業體量和研發投入,即便被暫時超越,也完全可以迎頭趕上。

四、我國應發揮體制優勢和產業優勢,組織國家專項開展固態電池及先進電池基礎技術的研究。一是基礎研究原本就是我國的短板,現在,我國已成為科技大國,理應加強。二是在動力電池方面,應該“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通過加強基礎研究,鞏固我國的產業優勢。三是在研究中,要布局多種技術路線,分兵把口,防止別人捷足先登。還要發揮體制優勢,沿產業鏈開展系統研究。

五、還有一句題外話,我們應該開展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規劃戰略研究。我國在相對落后的產業領域,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已有豐富經驗。而對于有優勢的產業,應該如何保持優勢則缺乏經驗。這一規劃戰略研究的重點應該包括:基礎科學技術研究,資源規劃研究,先進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等等。(作者系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動力電池
鋰電池
固態電池